欢迎来到翰墨轩书画,弘扬中华书画文化,展现华夏丹青锦绣!

注册  |  登录

  |  创建桌面  |  联系方式 
 

我们致力传承中华书画艺术

热线电话:4007-777-777

网站首页

书画动态

传奇人生

名家访谈

艺 术 家

名家推荐

名家名作

精品推荐

艺术殿堂

拍卖资讯

视频中心

特别关注

书画艺苑

笔会展览

艺术争鸣

艺海钩沉

国际交流

书画论坛

专题纪录

关于我们

名家访谈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名家访谈 > 对话书画艺术家杨彦:用笔墨重塑世界
对话书画艺术家杨彦:用笔墨重塑世界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 2014-05-12 12:11:39   浏览:383次  字号: [大] [中] [小]

画家杨彦

编者按:画家杨彦是中国艺术界不可多得的、不断思考并锐意开拓的艺术家。其对历史的思考,对自己艺术人生的感悟,对当今国内艺术界的剖析,以及对中国书画艺术在国际艺术领域的认知,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他说“随着中国艺术家的认知和视野更加开阔,并突破这种地域性,画出更有人类普遍意义性的作品,中国画会慢慢被国际认同。”杨彦的这些观点越来越被有一定艺术高度的人士认可。以下是对杨彦的专访。艺术家的言论不代表中国日报的观点和立场。

一、我采访过很多画家,也有书画收藏的朋友们,他们对你的评价是狂放,率真,目中无人,但的确是一个真正具有画家天赋的人,你怎么看待这些评价?

如果问画画天赋和勤奋谁最重要,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天赋更重要。人的天赋是有基因的,好多小孩一生下来就决定了它在哪方面有天赋,在哪方面有好的基因。有的人根本就不是画画这块料,完全没有先天的遗传,彻底不是干这行的。他看这些年来画画能挣钱,以为能发财,也来画画,估计这辈子也画不出什么东西来。你可能会说,勤能补拙,他可能会有一点积累,再笨的鸟,他先飞了,也算在天上飞,但不可能飞出大明星。如果有好的天赋,加上机遇,并且自己再勤奋,就容易在这条道路上走得更远。当下,包括在很多出名的人里面,好多人就不配干这个事。当然,谁画画都可以,你只要不把这个当职业,不寄希望这个发财,谁都可以画。今天画家在社会上还是很受人尊敬的,但到处都是大师,就讨人烦了。

《百度系列》之十九180cm x 97cm - 复件

二、同一些外国朋友在闲聊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的时候,他们普遍的看法就是中国的艺术家脱离政治生活,或者甚至脱离现实生活,从他们的作品里找不到三年自然灾害饿殍的影像,找不到文革的悲伤,找不到对现实生活的理性思考,无论现实社会多么风波动荡,在中国艺术家的笔下多是精致美艳的花鸟,风光迤逦的山水,你怎么看待中国艺术家的这种状态?这是他们的优点还是缺点?

我觉得这正是我们前辈艺术家值得尊敬的地方,他们应该去讴歌阳光的东西,美好的东西。尤其是在那种艰难的岁月,艺术家的这种美好画作更是对人们的一种鼓励、一种慰藉。你能到处去放大灾难吗?你能放大到处死人吗?不能,你就要歌颂阳光,歌颂正面的东西,要歌颂正能量。傅抱石能到处画路有冻死骨吗?能画那些灾民吗?不能!本来当时社会就不稳定,自然灾害,加上人为的破坏,整个国家处于极端困难的环境中,如果我们的艺术家再火上浇油,到处画悲惨的景象,这个社会就完了!说当时的艺术家没有良知,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我相信那些艺术家会到处去写生,会发现当时的社会现状,会发现饿死人等情况,但太阳会照样升起,山河依然壮丽,艺术家歌颂正能量寄托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国民的心态是有积极的好处的。

《山水北京》70×110

三、当一个国家整个艺术群体都普遍忽略这种社会现实,你认为这是逃避,还是这个群体的优点?

我认为不是简单地忽略,他们是弱智啊?它是一种选择(记者:是一种选择性的忽略?),它必须去画鲜花而不能去画毒草。人都要向往美好的东西,画家要去画美好的东西。他们现在指责当时的艺术家,他们想的无非就是想让他们把当时的灾难画出来,洪水画出来,瘦骨如柴的饥民画出来,然后画家展览出来,给政府以警示。但你相信,这样的展览还是会表达当时政府是多么的开明,民主,然后往正能量方面靠,让大家在党的领导下度过艰难的日子。你总不能号召通过画作,通过展览去推翻**党吧?这是伪命题!

现在通过这种手段来抨击上个世纪的艺术家,我认为他们心态有问题。哗众取宠是完全站不住脚的,没道理,也担不起这么多负重。如果当时画家把那些负面的东西画出来,就是两种结局,要么被**党关起来,要么被其他人利用,但他不能真正唤起国民的觉悟。其实画家没有忽略现实生活,难道牡丹没有开吗?祖国的山河就不壮丽了吗?胡说八道!红旗渠,大寨田,那不是现实生活吗?我干吗非要看到阴暗的现实生活啊?今天全国所有电视媒体如果24小时不断的插放“负面新闻”,中国这么多那也播不完。不能说揭露“黑暗”才是面对“现实”,现实是丰富多彩的,宣传的目的动机只能为社会进步服务。多赞,社会的进步就多赞;多骂,社会的进步就多骂。

《天地悠悠》245X123

四、每一个艺术家总是希望用自己的笔表达一种情怀,表达一种观点,您希望您的笔,您的作品表达什么样的情怀?这种表达成功吗?

我一直在关注生命的话题。爱因斯坦说过一句话“音乐和数学的结构可以解释世界的结构,解释整个自然的结构”。我加一句话:笔墨也能够重组和再塑这个世界和大自然的结构,这是可以对应的。他说音乐和数学,我再加一个笔墨,这是我对笔墨的一个深度理解。只有把笔墨上升到这一个高度的时候,笔墨才有理由成为中国画不可丢失的东西。

吴冠中和张仃当年争论笔墨等于零的这个问题,张仃的反驳理由是很苍白的,他对笔墨的高度认识是没有的,吴冠中在这个问题认识上更肤浅。对笔墨的深度解读吴冠中到底有没有,他到底认识了多少?从他画面上来看,肯定是有的。但深度显然是不够的,他对笔墨的解释有时候停留在设计上,停留在画面点、线、面的设计上,这显然是表象的,一般大学三、四年级的学生都能够完成,尤其是工艺美术的学生,很快就能完成这个基础课程。他停留在这个层面上没有往前推进,他不懂书法,他笔墨自身的意趣不够,他的笔墨解释不了这个世界,我的笔墨能够解释这个世界。因为我的笔墨里面有中国书法精神的支撑,有东方神秘主义哲学的支撑,有生命形态的演绎,最微观的“细胞裂变”的东西,从宏观到微观,他说的那些东西我都懂了,我画里面的东西吴冠中一定不懂。就是说吴冠中画里面呈现出来的东西一目了然,没有深度。但我笔墨里的东西,吴冠中要走进去有难度。吴冠中曾经只看了我一两幅画,便评论我的画气息格调太老,太旧。但我很佩服吴冠中老先生,他做一个老艺术家不断精进的精神,而不是他的艺术风格。

我舅舅绘画对我影响很大。我们家有一幅徐悲鸿的马,我常偷偷的拿出来看,后来这画为逃避文革抄家,藏地板上,南京那地方潮湿,这幅画最后烂掉了。后来我师从华拓、亚明,访问李苦禅先生,拜访黄胄,并被推荐拜李可染为师。傅抱石,张大千,黄宾虹,陆俨少,石涛等都更大程度的影响过我,也不断临摹宋元大师之作。这些画脉一路下来,我能够穿透其中奥妙。宋元明清一路下来,整个美术史都在我脑海里,而且,不仅仅是文本在我脑子里,整个美术史重要的画作的图像都存在我脑子里。

所以带着这种传统的继承和研习再去写生,去看生活的时候,去解读自然山川的方法跟吴冠中完全不一样。比如说画山,不断地写生看山,哪些山是石涛笔下的山,哪些是其他大师笔下的山,不断验证,不断对比,不断消化,最后融化在自己的血液里。沿着212国道一路的裸体山跟江南的山有很大区别,没有植被覆盖的裸露的山,其结构,丘壑的脉络,山与山之间的关系显露无遗。就跟画人物画都要画人体一样。画裸露的人体,主要是抓住人体的结构和骨骼特征,要对肌肉和骨骼进行细微的观察。江南的山,它被各种植被覆盖,云雾飘绕,犹抱琵琶半遮面。

 
2011年 烟台天马栈桥《庄严国土》300m3000m大画创作

如果沿着212国道从新疆,到西藏再去走走看看,那就完全是裸体山,就如一个美女,完全脱完了以后,再用大灯照射,一下就解决了对大山的基本结构的了解,所有的美尽收眼底。大山的拱起,大山的那种力量,那种意志,那种象征意义在图像里的展现,加之天光云影的漂移带来的无穷幻境,既有结构的坚固又有色象的虚幻。然后再通过好像是没被印证过的表象的套路,比如古人的18描啊,各种皴啊,在心里谙熟以后,再到自然界去对应。所以我画大山的时候,无论什么样的大山,我在结构上绝对不会有问题。这就是所谓的以“理”服人,顺“理”成章,晓之以理,动之以情。

好多人画山只学到一点皮毛,包括古人画山,走的是一点定势。比如吴冠中画山走的那点定势,走得是可怜巴巴,一路踉踉跄跄。但还算他聪明,借了一点定势,虽然这点点东西,但表现力很强。然后近处搞些写实的那些树,这就是他风景画的构图。他这种构图要让我来分析,说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就好像是围棋和跳棋的差别。除了对各种地貌的穿行和解读,我还走访三山五岳和其他名山,把他们的精气神也装在脑子里。名山有名山的特定含义,有自然地理的特殊因素,也有人文的因素,每一座名山都让我不虚此行。这些名山和那些裸体山,包括平常看见的那些丘陵,甚至小到一块石头的纹理,雨水冲刷的土垦、沟壑,我同样会参悟其妙,他们是同样重要的,因为“道”在其中。

我从80年代开始一直画“远山的呼唤”,我当时就是设定为抽象的远山,概念的远山,就是一个理想的精神栖息之地。就是山外之山,这是一个要不断用生命去丈量,去行走,去追寻的。所以我就开始画远山的呼唤系列,用最简单的造型去画山。从古人甲骨文里的“山”字得到启发去画山,就像金字塔一样。以此为基本形态开始不断延伸,把我心中的那种远,那种幽,那种崇高,往山峰里面渗透。开始画三个,然后一个独尊,然后两个,象征大地母亲乳峰一样的,然后5个,最后甚至到9个。就这样重复画一个造型的山,这里面考验技法的能力很强,因为每座山外形都一样,但每座山内容都不同,千变万化,每座山之间的衔接,是一个倒图式和正图式的关系。就像一个W对应上面的一个M,W当中留白的地方也不能空着,我会在那个空间里画上月亮和太阳,日月同辉,在那个空间里云雾缭绕。然后山脚下还得有湖泊,草原,河流,浅滩,或者为所欲为的制造一些空间感等等,让它能够通向沟壑。我这样画了很长时间,其实也是一种信念的追求,一种对生命形态的注释。你用什么来追求和参悟这个宇宙的秩序,那当然是用满腔热情和坚定的信心和顽强的体力。画远山的呼唤你必须得去跋涉,你不能坐在家里精神了就可以了,必须去跋涉。我当时想到要去西藏,去岗仁布齐峰。于是两次进岗仁布齐。第一次半途而废,因为身体严重不适,也是接氧气打点滴,差点要了命;第二次是在“天路铁骑”的护送下看见了冈仁布齐,从而了却心愿。然后从西藏到尼泊尔,经印度,过约旦、伊朗、以色利和中亚其他一些国家,最后到埃及,土耳其、肯尼亚以及非洲西海岸的塞拉利昂,最后在西非讨了一个老婆回来。心中的远山是没有止境的,永远在前面。

1998 远山的呼唤 138x69cm

五、我们常说艺术无国界。音乐、绘画、建筑艺术最能起到桥梁作用联通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语言的人群。同样,我们的国画艺术也应该有这种效果,但至今,我们的书画艺术很难走出国门,外国人怎么就看不懂呢?

没有看不懂,一样的。我画的画好多中国人也看不懂,这个跟国内国外没关系。绘画和音乐是世界语言,懂不懂应该具体到某一个人看的懂还是看不懂。我认为其实是这个人愿不愿意认真看的问题。绘画里的形象,各人有各人的解读,比如我的这幅画,他看出另外一个意思出来,我不必说不是。我画的这个东西,就提供了一个供人思考的空间,你怎么想,怎么解读都行,他有他的思维习惯,他的深度,他的角度。比如一张写实的画,更不存在看得懂还是看不懂。我画一个玉米棒子,一粒一粒的玉米,有谁看不懂?一朵花,一只鸽子,有谁看不懂?我这种抽象的,就是要你看“不懂”,我拒绝你从表层进入我的画面;我画抽象的,就已经提醒你了,你不要在表层来我画里面找东西,你要有准备,你要往深度里走,那里面气象万千。你没有这准备,你走不进去,这不是外国人的问题,是所有人的问题。如果你见过很多外国人看不懂,根本原因正是文化底蕴的不够,中国人如果文化底蕴不够,同样存在“看不懂”的问题。

《冰雪精神》2m 5m (1)

六、为了让中国的书画艺术走向世界,为其他民族的人民接受并欣赏,中国艺术家们应该做些什么?

不要以为谭晶去国外金色大厅唱了歌,外国人就对中国歌曲感兴趣。音乐是抽象的,不同国度的人们很能接受这种美。而我们自己的绘画太中国了,太成熟,太独立了。在世界艺术史上还有点“偏”。历代绘画大师也从未想过画给洋人看,这一会儿突然想要人家接受,也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当然,文化的渐融和认同是前提。中国这么大,绘画历史这么悠久,但同国际交流还是很少的。这种文化背景没有被国际认同,这种表象的画也很难让外界认同,加之我们自己在这方面输出的也恨少。

但随着艺术家的认知和视野更加开阔,突破这种地域性,画出更有人类普遍意义性的作品,中国画会慢慢被国际认同。你不要自己禁锢自己,要放眼世界。不要认为这是在迎合西方,我们要超越中西的概念,可能中西的人都能接受。至少,对于那些求知的人,他们会有企图接受的内心需求。不同艺术家在达到最高境界时是一致的,这种境界是我们要努力的。外国人也买一些商店里的中国古画临摹品,这种类似土特产的买卖不能代表中国绘画走出了国门。在最高层面上让西方接受我们的绘画艺术,欣赏我们的绘画艺术,这个不用着急。只要我们有高端的东西,他们照样会接受。不接受是他们的无知和愚蠢,或者另有意识形态的问题,跟真正的艺术没有关系。比如赵无极,他的画西方接受,但我认为赵无极是站在中国文化的根上去吸纳西方,他画里面最深层美的东西还是东方的。他把东方的写意山水画通过西方的油画材料来表达,使西方人更容易接受,但更多懂她的人是在他画里面看到了一种东方神韵,就是一种东方神秘感,有的局部更写实像照片,也更讨一般人喜欢。在我的经历中,我并没有感觉西方人不接受我的东西,他们看我的画也津津乐道,也有评论。如果他们看了,发表一些不同的看法和评论,你不要认为他没看懂,只要他在画前面驻足了,花时间看了,那就说明他开始接受这幅画的气场。像我的有些画大多数中国人也看不懂的,却还总有人叫绝,这很有意思。

五岳图31×42×5

七、在您的人生中,有两个长达20年的寻梦,一个是寻找到现在的妻子,另一个就是对冈仁布齐神山的向往,这两个梦都圆了,但现在大家都在说中国梦,你还有梦想吗?

我是相信有爱情的,现在相信有爱情的少了。除非那些18、9岁的孩子还有真的爱情。爱情是让你懂得包容,包容是爱情的最高境界。我现在对我的非洲妻子就是必须包容。他对中国文化的认知还不太够,是带着一种玩的兴趣学习中国文化,尽管我多次想教导她如何巧妙的认识汉字,但她就是不给我机会,不听我讲。这不能强求她改变,得由她慢慢来。爱需要包容,而包容是因为爱。比如我对生命的认知,来源于我对自然的膜拜,来源于某种宗教。我不是一个学者型的画家,可能算是一个思考型的画家。

无论我是对大山,草木,对世界的认识,还是对生命体的怜惜,这都是因为爱,一种自然的爱在里面,这种爱是超越动植物界限的。有时候我看见两个很小很小的虫子相互交尾,我会感叹生命的神奇;有时候我花盆里突然长出几株小草,我会把它们从花盆里挖出来,小心移植到阳光下的草坪里让它们有更好的生长空间。

我身体里曾经有十七枚胆结石,后来医生把他们取出来了。洗净后再用放大镜仔细观察他们的形态。它们在我体内先要破译我的基因密码,让遗传功能生效,继而寄居10多年。它们冲破阻挠,抵制扼杀,顽强的吸收我的能量要壮大它们自己,多么不容易啊!我要给它们送上一首赞歌,因此我就画了那些在显微镜下被放大了的结石为题材的画,取名“吉祥金刚”、“金刚正果”。我认为这种乐观的对待病灶的心态是一种能力和智慧。 对自然,对生命的挚爱是实实在在渗透在我生活里面,并时时刻刻作用于我的生活。

我的作品“百度系列”,由此岸渡向彼岸,一次渡不过去,再渡,再渡不过去,三渡……直到百渡。画里面都有一只小船,他很孤独,漂浮。他离开了此岸,在奔向彼岸的过程中;有的画里面小船似乎依稀看见了对岸的璀璨和绚烂,那种光来源于西藏五彩经幡给我的启发。经幡总给我神圣祥和的感觉,他体现了人类对美好愿望的期盼。看见经幡,我内心总能产生一股勇气和信心。在如此艰难的生存环境下,人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个地方,那五彩的经幡在蓝天下却是那么美,这里还有一种烂漫的情怀,寄托着人们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在我的生活中,充满了热情,充满了大爱,充满了对整个人类的信心。尽管多年来,我们经历了许多自然的和人为的灾难、动荡和苦难,混沌八荒,彩墨里度一,慈航又何处?我坚信并感知到了冥冥之中人性的光辉永在。

 


0
0
 

相关链接

 

热点资讯

1   吴冠中
2   中国国际交流书画院在京成立
3   央广艺苑——旭宇
4   中央电视台
5   央广访谈——肖鉴克
6   中国老将军生态文明书画公益行走进台州

图片资讯

中国生态文化书画院短片
中国生态文化书画院短片
中国老将军生态文明书画
中国老将军生态文明书画
央广艺苑——旭宇
央广艺苑——旭宇
央广艺苑——郎岗峰
央广艺苑——郎岗峰
央广艺苑——陈茂才
央广艺苑——陈茂才
央广访谈——肖鉴克
央广访谈——肖鉴克
 
战略合作
中央新影发现之旅
中央新影发现之旅
中国中央电视台
中国中央电视台
精彩世界发现之旅
精彩世界发现之旅
中央电视台
中央电视台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战略合作 | 广告合作 | 在线留言 | 友情链接 | 联系方式 | 网站管理

北京翰墨轩书画院 WWW.CCTVHMX.COM 地址:北京市xx区xx路xx大厦xx室 咨询热线:4007-777-777 010-77777777 信箱:webmaster@xxx.com

Copyright © 2007-2021 , All Rights Reserve 网站建设:搜扑互联

声明:本网站部分转载信息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