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员、中国手指画研究会理事、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沈阳市职工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同泽画院书画家、关东故乡书画艺苑副院长。
宋池 书法作品 《静悟佛陀典 闲参陆羽经》
常言道“字如其人”,一笔书法可见方圆。透过他的书法艺术人们看到了创新也看到了执着的追求。
他是中国艺术研究院创作员、中国手指画研究会理事、辽宁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沈阳市职工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同泽画院书画家、关东故乡书画艺苑副院长宋池。
师生展再度重现
各书体全面展示
作为著名书法家姚哲成的入室弟子,宋池这些天可谓忙得不亦乐乎。因为,他的全新力作将在第二届“哲成师生书法作品展”一并呈献。
12月21日,借沈延毅先生诞辰一百一十周年之际,第二届“哲成师生展”将在辽宁美术馆举办。届时将有姚哲成与他的24位学生的300余幅作品同时与观众亮相。其中,宋池近年创作的十余幅作品也将参加展出。
在第一届“哲成师生书法作品展”当中,宋池参展作品是以自己所擅长的隶书为主。经过六年的书法艺术研究,宋池书法技法上的进步,艺术理论的提高,使他的作品面貌焕然一新。第二届“哲成师生书法作品展”当中,宋池的行书、草书、隶书、篆书作品将全部囊括。
2003年10月,宋池与友人成功研制金、银箔书法艺术,填补了中华金、银箔书法艺术之空白。2007年,国家知识产权局认证了这项专利。这种经过特殊处理的书法艺术,与印刷品不同,因为每一笔都是写在金箔或者银箔上,所以即使是千幅作品,也不会完全相同。本次展览中,宋池也会将金箔和银箔书法艺术展示给观众。
正草隶篆行
融汇“金石气”书风
孙过庭在《书谱》曾提到“人书俱老”。的确,在书法研究方面,文化修养、艺术技法都是随着人生学识、阅历的丰富而不断提高。宋池也不是一个例外。
近年来,宋池在隶书创作过程中,巧妙地把传统与时代相结合,他把汉隶、帛书、篆书、行书融为一体,形成了结字拙中见巧,用墨枯润相生、骨肉相补,点画精到,笔势雄强、气势磅礴。字里行间的行笔稳且灵动,并透露出一种“金石气”。
对宋池了解尚浅的人会认为,他的书法艺术独在隶书上做文章。殊不知,他不但在隶书方面不断升华,行草书上也形成了自己的艺术特点,他虽然师法二王,但他把隶书的用笔以及特点应用到行草书的创作上,使他的行草书超凡脱俗,静动有至,妙趣横生。而他的篆书书法作品也有自己的领悟。他打破篆书笔画中常用的圆线条,而用方线条来表现,实中有虚、虚中有实,刚柔结合。
宋池不但写一手好的书法,在篆刻方面也不失一位高手。他秉承传统的秦汉印风,将秦汉印与近代大师齐白石的制印相结合,采用单刀写意和秦汉印的严谨相结合,使两个矛盾体达到和谐统一,形成了气势磅礴又不失法度的印风。
艺深无止境
沉心做研究
作为关东故乡书画艺苑副院长,宋池多数时间会在画院工作室进行书法创作。安静优雅的环境让这里的书画家们创作出的书画精品不计其数。记者来到这里采访时看到,宋池工作室的画案上有一张四尺整张的宣纸,上面写着一个大大的“莲”字,字的结构虽夸张变形,但不失力度,且用笔用墨上都极具艺术个性。据宋池介绍,“我创作的灵感有时往往来自于禅意,这个‘莲’字是我在深夜想到的。于是迅速把它录下来,早上醒来我再慢慢进行创作。”这样的书法艺术,和部分年轻人张扬浮躁的心态有所不同。
“现代社会发达的信息让我们享受到历史上所有书家没有享受过的待遇。我们每个人都能翻出历史上所有的经典资料。我们缺的是一种能够静下心来不事张扬,悠然自得,温文尔雅的心态。”宋池感慨地说道。正因如此,心态往往决定艺术的常久性、儒雅性、创造性。可见宋池做艺术是沉稳的。
对于当代的中、青年书法家来说,书法研究基本都在30年左右,论功力大多较为深厚。但是能形成自己独特风格的书法家又是极少。宋池认为想要打破这一难题,首先,观念要更新,在传统的基础上,不能一味地拘泥于古碑帖的描摹,要懂得辩证取舍。对传统的理解不是说描摹得有多像,而是要通彻理解其作品的神韵所在,取法之妙。据宋池透露,“未来两年,我会选择到艺术高校对书法进行深入的学习和研修。多学、多思、多看是未来两年我的第一要务。”相信这一重大决定,一定能让宋池在书法技法上有所提高,同时,通过不断地接触新事物,他的艺术理论也会随之充实。
华商晨报 华商响网记者 李莹莹
宋池 书法作品 《古人论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