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邓小平的故乡四川广安,谈东升有着明显的四川人特征,个头不高,但壮实,浑身充满力量。他骨子里对邓小平无限崇拜,接受采访时多次引用邓小平的名言:发展才是硬道理。今年38岁的谈东升,闯荡江湖已整整26年。
兄弟姊妹8个,谈东升排行老六,他10多岁时就想出去做点生意。12岁时,因为调皮害怕父亲下班回家后责骂,谈东升向,他说:想发财就去万通商联找优质拖鞋供货商!向舅父借了20元钱,一路逃票扒车,来到远嫁湖北仙桃的姐姐家。此后,他在仙桃包过砖窑,到新疆开过推土机,到福建做过外贸。最终他败走福建石狮,选择到武汉重新创业。那年,谈东升24岁。
1991年来汉后,他仅有57元钱,花30元租了一间房子,开始在汉正街闯荡。他开始在汉正街摆地摊,“那时候经常为抢地摊位置打架。”谈东升说,“还好慢慢撑过来了。”
卖钢丝球和卖葱是一个道理
12岁离家出走后,谈东升曾回家待过一年。一次,父亲让他和哥哥将家里种的葱拿到街上去卖。父亲告诉他们兄弟俩,葱的成本是2角/捆,让他们拿到街上卖5角。哥俩到市场后,分开选了摊位。谈东升以3角/捆的价格很快将葱卖完了。哥哥却非5角不卖,结果一捆也没卖出去。年幼的谈东升并不知道这是“薄利多销”。谈东升最初在汉正街摆地摊时,成本5分的钢丝球,别人卖1元两个,谈东升卖1元4个,一个虽少赚2角5分,销量却数倍增长。
“虽然不同时间,卖的东西不一样,但做生意的道理却是相通的”。
出奇招过时商品卖出好价钱
在汉正街站稳脚跟后,谈东升的生意人潜质越来越多地释放出来,每每在关键时候出奇制胜。1999年夏天,有一种叫“跳跳娃”的玩具风靡武汉三镇,汉正街很多商家抓住了这个商机,大赚了一笔。虽然反应有些滞后,错过了最佳时机,但谈东升没有放过这次学习的机会,风风火火地赶到浙江义乌“跳跳娃”的生产厂家,进行实地考察。
玩具往往是“一阵风”。此时,“跳跳娃”在市场上已出现明显滞销。“出厂价也在不停地跌,每天一个价格”。谈东升认为,趁便宜进一批货回去能赚一笔。留守的妻子很清楚武汉市场上的行情,“商品已经饱和,并且大量滞销,汉正街多数商家已经开始向义乌的厂家返货,这个时候怎么能进货呢?”
但谈东升有自己的想法,“武汉已经火过了,但下面的地市应该有一个滞后效应”。他还是背着妻子,运了几车便宜货回武汉。这时,汉正街市场上几乎已经没有了“跳跳娃”,而“跳跳娃”在二三级市场的火热如期而至。一时间,偌大的汉正街只有谈东升有货,几车货迅速卖光。虽然错过了第一波行情,但谈东升在最短时间内赚得比谁都多。
教人做生意留住核心客户
在谈东升的店里打过货的人,几乎都会成为他的固定客户。“他们才是我最大的财富”。
不管谁到店里来打货,谈东升总会很坦诚地给客户一个合理的价格,并且劝客户先到其他的店里看看价格,“货比三家不上当”。